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命的意识的增强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自身健康的角度关注空气质量。尤其PM2.5热词的出现,让更多的人了解到PM2.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.5微米的颗粒物,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,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粗细的1/20。虽然PM2.5只是地球大气成份中含量很少的成份,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,更多的人才恍然知道原来自己呼吸的空气质量那么槽。中国很多城市到现在还是仅仅监测PM10的密度,认为PM10可以进入人体上呼吸道,与市民的呼吸系统疾病关系比较密切。但实际上PM2.5微粒由于体积特别微小,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大大超过PM10。
在此种背景下,关注空气质量等于关注生命健康的理念被广泛认可,能够净化空气质量的产品就成为一种明确的市场需求。也正因此,不少电器厂商纷纷“杀入”空气净化器市场,甚至争相宣称自己的空气净化器产品能够有效对抗PM2.5。以此吸引消费者的眼球。目前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市场已初具规模,超声波空气加湿器、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、光触媒空气净化器等产品的不断涌现,促进了市场容量的快速增长。据预测,2012年中国室内环境净化产业规模达200亿元人民币。未来几年,这一产业将保持28%的年增长率。
与空气净化器市场趋热相比,认证在这一领域则显比较冷清,造成此种反差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:从技术角度看,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对空气净化器相关净化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,目前的空气净化器只有安全认证,而单纯的安全认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洁净、健康、环保居住生活的要求。从机构技术能力的角度看,有资质的认证机构并不一定具备这类认证技术的研发能力;即便有能力的认证机构,由于过多地考虑了这一自愿性产品认证的推广难度,不肯再此类技术研发方面作出努力和付出。
对此,有业内专家强调,认证机构在认证产品的设计和策划方面不能过于短视,从某种程度上讲,当前的付出买到的是一个可预见的未来。就空气净化器认证而言,这是一款战略性的认证产品,早介入的认证机构必然占得这类认证的市场先机。
在欧美发达国家,空气净化产品已经普遍用于汽车、家具、办公和公共场所,其普及率已达80%以上,而我国在这类产品的应用方面才刚刚开始,有较大的市场空间。比如,美国人喜欢时常对轿车内的空间进行消毒杀菌,日本人则习惯在车内使用净化产品。而中国人却习惯在车内使用各种香水掩盖异味,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车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。
有业内专家称,沉睡的车主空气质量意识一旦醒来,就意味着对空气净化产品的巨大需求。因为,中国已经进入家家有车甚至家家多车的时代,此外还有公务用车将会促进“海量”车时代的到来。由此可见,未来几年仅在汽车领域就对空气净化器有着巨量的需求。
那么,认证相关方没有理由不为此类产品的认证做好充分准备,尤其在细分领域的认证完全可以有所作为。以往的经验已经证明,在完全可以有所作为。以往的经验已经证明,在一个产业发展的初期,认证的介入不仅会促进这个产业的健康发展,也会为认证自身的发展带来益处。